其它资讯
-
与卢伟冰“交锋”:谈小米“硬核科技”转型
“小米17是在叫板iPhone17吗?”“网上有不少对小米的质疑甚至批评,比如‘小米没有技术含量,是组装、代工’‘小米产品火爆全靠营销’,对此您怎么看...
-
电力装备业发展瞄准以质取胜
工人在位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太重集团新能源产业园区吊运风电装备。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
-
重大项目建设“冲刺四季度”为全年经济增长助力
本报记者韩昱 见习记者何成浩 进入四季度以来,全国各地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10月13日,福州市举行2025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开...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跨越发展 赋能千行百业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在北京王府井,银河通用自研机器人Galbot不仅能与顾客自如...
-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发布15项消费民生类消费品标准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孙博洋)在10月14日第56个世界标准日来临之际,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在京启动“焕新升级护航消费”消费品标准提升行动...
-
黄河发生2025年第1号洪水
人民网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受近日降雨影响,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渭河、汾河出现洪水过程。10月12日23时,黄河中游干流...
-
增供给补短板 “十四五”期间保险业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保险,连接各行各业、关系国计民生,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险业总资产超40万亿元,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
-
“十四五”资本市场蝶变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韧性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近五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从4100多家增至5400多家,总市值从70万亿元迈上100万亿元,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
-
24.32亿人次 “双节”消费热背后的微观密码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形成了长达八天的假期。全国上下涌动的人潮和高涨的消费热情,构成了观察中国消费市场的独特窗口。北京前门步行街游...
-
赛事IP点燃“双节” “票根经济”打造消费新场景
今年“双节”期间,全国各地的体育赛事活动不断,成为“假日经济”中最具爆发力的增长极之一。在上海,2025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世界赛艇锦标赛、世界...
-
超24亿人次流动量创新高 多元交通护航假日经济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双节叠加,假日经济持续升温,交通运输作为民生保障与经济运行的“大动脉”,为消费活力释放提供坚实支撑。8天假期里,全社会跨...
-
中欧班列中通道今年通行量突破3000列 较去年提前39天
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记者乔雪峰)10月8日,满载汽车配件和日用百货等商品的1293次中欧班列,从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鸣笛启程,驶向俄罗斯。这标志...
-
打造消费大国,还需做些什么
国庆中秋长假再次展现出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正在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稳步迈进。中国离消费大国还有多远?从“量”上看,已然不...
-
深入阐述中国经济发展逻辑与机遇 人民日报连发8篇“钟才文”
9月30日起,《人民日报》连续推出8篇“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经济专论”系列“钟才文”文章,围绕“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深入系...
-
全国铁路10月11日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记者王连香)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官网消息,10月1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保持客货列车开行规模,优化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