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新疆|轻如纸、硬如钢,新疆棉花何以造就中国钢纸?

在新疆石河子市广袤的棉田中,洁白的棉花随风摇曳。
不同的是,它们并未走向纺织车间,转而成了电力、航空等领域广泛应用的材料“钢纸”。
钢纸是什么纸?
“很多人以为棉花只能做衣服,但在我们这里,它能变成绝缘零件、日常配件甚至是应用在高铁飞机中的打磨材料。”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的新疆源一科创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越,手拿一张看似普通却质地坚硬的深色圆片说道。
俗称“钢纸”的硫化纤维板,是由棉短绒制成的高技术新材料。它刚柔并济、绝缘性好,广泛用于钢件打磨及5G基站、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且因纤维含量达99%可自然降解,兼具环保性。“软棉花变身硬钢纸,靠的是技术创新。”胡越说。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每年产量超过5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这些棉花之前多以原料形态运往东部进行加工,如今随着产业升级和供应链深度整合,越来越多新疆棉在本地进行深加工,走向高附加值转型之路。
快速转型背后,不仅是材料科学的实践探索,更是我国自主创新精神的体现。此前,其他国家主导该市场,我国航空航天等领域依赖进口;近年来,国产工艺日渐成熟,以新疆棉为原料的钢纸性能已达国际先进标准。
据胡越介绍说,其公司生产的钢纸,目前主要用于5G基站建设、航空航天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5%,海外市场已拓展至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
从农副产品到新材料,从柔软的衣物到坚硬的钢纸,既可轻如纸,也可硬如钢的新疆棉花,见证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打造着“中国制造”的名片。(实习生陈香绮对此文亦有贡献)
说明:
本文来自网络媒体
纠错:2438514686@qq.com